第540章

    第540章

    王府的公堂,有点衙门的意思。

    进了大门,往往就会看到一堵和大门外照壁相对的“屏墙”,遮挡进入大门的人们的视线。

    这道屏墙在古代称“萧墙”,据说“萧”义为“肃”,表示至此即应肃静庄重,老百姓到此就应脱帽整装,算是进入了办公的区域。

    衙门以门为名,在这个建筑群里,各式各样的门户当然就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。不过最重要的是中轴线上的大门、仪门、宅门。

    王府的衙门,当然是王爷办公的地方,每天的事务众多,来自京城和各地的案件,能堆满案桌。

    整个衙门外墙唯一的出入口就是位于中轴线正南方位的大门。这个大门也叫“头门”,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洞,而是一座有屋顶的建筑物。

    为了突出大门的重要性,大门前面有照壁,两侧有“八字墙”,门口有的还放置一对呲牙咧嘴的石头狮子。也有的州县把门屋升高为两层或3层的门楼,兼为全城报时的鼓楼或谯楼。

    进了大门,沿着中轴线上砖铺的甬道,绕过屏墙,就到了第二道大门“仪门”。仪门内是集中政务功能的大堂院落,所以仪门也是重要的门户。

    仪门平时关闭,要进出大堂院落就要走仪门两侧特开的便门。便门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门洞,也称“脚门”、“角门”。

    地方州县官的住所就在衙门中轴线的最北端,免费居住在此是他们的权利,但更是一项严格的义务。他们所住的宅院称之为“内衙”,或称“正衙”、“私衙”、“中衙”、“后宅”、“后衙”、“私宅”等等。内衙的出入口就是衙门建筑群中轴线最北端的“宅门”。

    宅门是整个衙门建筑群中戒备最为森严的门户之一。宅门总是终日上锁紧闭的,宅门的钥匙往往由州县官亲自保管。衙门里的衙役、书吏伺候官员只到宅门的门口为限,宅门内自有官员随身带来的私人仆役服侍,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,衙门的衙役书吏绝对不得进入内衙。

    宅门也是屋宇式的大门,开间依旧限制在3开间以下。门屋内设门房,由官员的亲信长随把守。宅门东侧门扇上挖有望孔,门扇上设一个转桶,半个桶露门外、半个桶在门内。有客来访、或有信件、公文递到,把守大门的皂隶到宅门外打一下梆子,把来客的名片或公文、信件之类的东西放入转桶。宅门内的门房从望孔看清来人,转动转桶,把外面那一半转到里面来,取出东西呈送给官员。

    所以王府的衙门不仅仅是自己独立办公的地方,更是链接了京畿其他衙门,有些文件和公务的交接,可以方便交叉办公。

    进了王府公堂,就看到一张硕大的案桌摆在大堂中央。

    大堂是衙门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单幢建筑物。

    也有一个向前延伸较远的大台基,称之为“月台”。月台的正面有三路台阶,中间的台阶一般不使用,上下月台的规矩也是东上西下。天晴的时候,诉讼当事人就跪在月台上受审,也是在月台上挨打受刑讯。月台的地面上有两块石板,东面的一块是原告跪的位子,西面的一块是被告跪的位子。

    大堂正面分为三开间,围绕一圈檐廊,看上去是五开间。檐廊和主体建筑联结,内部一般作卷棚顶,所以也叫“卷棚”。一般人不得进入大堂,只能到檐廊的卷棚下听命。大堂的正面是全部可以向内打开的格门,格门的上半部分是糊上窗纸的直棂窗,下半部为板门。格门外又有可拆卸的半人多高的木栅栏门。

    大堂中央用固定的屏风拦出一个三面隔断、正面开放的“暖阁”。屏风一般画有蓝天红日的图案。暖阁地面比大堂铺着青砖的地坪稍高,铺有地板,正中位置摆放着长官的公案、公座。长官坐堂时,公案上放着文房四宝,一支朱笔、一支墨笔,和皇帝一样,长官行使权力时就要用朱笔签发。公案上还有一个签筒,插着几十支漆成红色的竹签,这叫“火签”,就和戏曲里将军的令箭一样,代笔长官的权力。当长官在审理案件时,觉得有必要动用刑讯,就抽几支火签扔下去,这叫做“洒签”,每根签表示责打受讯人5下。审案时公案上还有一块红木或檀木的木块,俗称“惊堂木”,雅称是“气拍”或“怒棋”。审案的时候可以用来拍桌子威吓受讯人。

    此刻官服加身的八王子高座在高唐之上,无形之中多了几分威严。

    和昨天看到的便装王子,气质上大有不同。

    看到邵宇来了,八王子喜逐颜开。

    但是一旁的衙役还是给了邵宇不小的压力。

记住本站网址,Www.xdawujiasu.com,方便下次阅读,或者百度输入“www.xdawujiasu.com”,就能进入本站
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